為什么plc通訊故障那么難?是因為通訊本身就不容易,很多PLC老鳥對于通訊都比較犯怵!難的原因如下: 1、通訊至少涉及兩端 這兩端可能還不是一家產品,因此,需要的知識面比較廣。比如,我們往一個DP網上增加一個從站,如果是西門子plc,西門子的從站,則硬件配置里能直接找到,這是最順利的。 如果是西門子PLC,第三方的從站,那就要滿世界找GSD文件,然后倒入編程軟件,才能找掛上去進行配置。 如果是其他PLC,第三方的從站,除了找GSD文件,可能,還要打開GSD文件,把里面的參數一個一個寫入主站程序,你要了解每一個參數的含義,并選擇你通訊的合適值,才可能通起來。 如果是電腦和PLC的MODBUS RTU通訊,你除了要設置電腦側的端口、網絡參數,還要設置PLC里的各種參數、地址映射等。 眾多動作里,如果有一個搞錯,結果就是“不通”!要從頭擼一遍。 2、通訊是弱電信號,極易受到干擾 通訊信號最高不過10V左右,相對于220V、380V這樣的大個頭,它極易被干擾。于是,對于通訊電纜有諸多的保護規則,統稱為EMC規則,比如:屏蔽接地、等電位、與強電越遠越好、遠離干擾源等等。 我們搞控制的也聰明了,盡量選擇抗干擾能力強的差分通訊,選擇雙屏蔽電纜,不同建筑之間盡量光纖隔離等,但是,在弱肉強食的工程界,弱電很容易被視而不見,等到上電調試時,已經木已成舟,只能默默忍受。 3、通訊的頻率高,信號變化快,很難測量 只能借助于專業的協議分析器進行捕捉,波形評估,協議分析,這些都是國外的專用設備,不可能像萬用表一樣普及的,結果是:大部分技術人員接觸不到,也根本不用關心這一塊,只能靠模塊上的幾個紅燈來大概判斷和摸索。 4、小結一下 隨著以太網技術、光纖技術的發展和普及,網絡的可靠性越來越高,我們要盡量用光纖和以太網來替代原來的現場總線,少給自己挖坑。比如:Profibus-DP升級成PROFINET,MODBUS RTU升級成MODBUS TCP,原來細纜的CONTROLNET升級成以太網口的CONTROLNET。
|
電工學習網 ( )
GMT+8, 2023-5-4 04:31